新时代雷锋精神·希玛模范 | 郑科:心之所向,追寻皆是光明

来源:北京希玛林顺潮眼科医院 2023-04-07

转载自《希玛眼科集团》公众号

三月春风处处暖,雷锋精神滋养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心灵。实践证明,无论时代如何变迁,雷锋精神永不过时。

为了进一步弘扬雷锋精神,表彰模范作用,希玛眼科集团推出“雷锋月·好模范”系列专题报道,书写平凡岗位上闪光的医务工作者。

“心之所向,追寻皆是光明。我愿尽己所长,让更多人美好看得见。”郑科医生在笔记上写下这句话。

郑科,北京希玛林顺潮眼科医院副主任医师、屈光矫视科主任。他用精巧之手行精妙之术,给人以希望和光明。“做医生的两大目标,一是不断提升医学水平和素养看好病,二是通过科普预防疾病,同时让患者获得及时有效治疗及愈后管理。”

一、用精巧之手行精妙之术

从事眼科临床工作10余年,郑科医生先后做过20000多台手术,包含各类屈光手术(全飞秒、半飞秒、ICL晶体植入)、白内障手术、老视矫正手术等,多次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身份在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论文,发明Minz深层组织缝合法应用于结膜囊成形术中,独创“内针外缝”应用于微创IOL悬吊术中,获得3项实用新型专利。

医学是一个需要持续保持学习的一个专业,需要不断地深造,钻研,郑科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。工作期间,郑科考取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同仁医院的眼科学博士,获取了 ICO(国际眼科医生) 证书,还曾作为美国匹兹堡大学访问学者,通过美国 UPMC 国际医疗健康管理工程认证,并于 2016 年晋升副主任医师,成为青年眼科医生之中的佼佼者。

“要做个白求恩一样的好医生!患者把美好生活的期许和向往托付给我们,唯有不断精进医术、时时学习,才能担得起这份信任。”早在研究生期间,郑科就研究过角膜屈光术后白内障及人工晶状体(IOL)植入相关课题,毕业后又拥有多年白内障、晶状体病手术经验,因此轻松获得准分子手术大型设备上岗认证。

在北京希玛,林顺潮教授对开展 ICL 植入手术的医生要求非常严苛,必须具备白内障及 IOL 植入手术经验。郑科医生成功通过相关要求,坚守安全与质量并重的原则,多年来帮助众多近视患者摆脱眼镜束缚困扰。

据了解,全国仅约1000名医生可开展全飞秒手术,郑科医生就是其中的一位。他凭借出色的表现,曾获得第三届华北全飞秒SMILE手术大师赛“手术质量优秀奖”。今年2月,郑科医生连获蔡司屈光杯“京蒙区域先进冲锋奖、SMILE视频单项奖、科研人气奖”三大奖项,不断精进医术为眼健康护航。

二、行医多年,始终温暖有光

门诊、手术、病例讨论、学习钻研、临床带教...这是一名眼科医生的日常,周而复始,循环往复。“我很幸运自己成为了一名医生,能够尽己所长,为患者留住光明和希望。”行医多年,郑科用爱心、耐心、责任心赢得患者的安心、信心、舒心,始终温暖有光。

谈到医患沟通,郑科医生表示,“从医生的角度讲,所谓充分的沟通并不只是‘说明白、说清楚’就够了,还要积极了解患者的反馈和意见。”赵利聪医生与郑科医生一起工作多年,长期搭档,配合默契。在她看来,郑科医生能准确把握患者的情绪,及时准确进行疏导。手术过程中,患者一般会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和紧张,郑科医生会多次简单询问患者感受,告知下一步操作,患者往往会更好配合完成手术。

屈光手术不仅让患者获得更清晰的视觉效果,还将带来新的生活改变。近视患者成功摘镜后更加自信,在求职、恋爱交友等更容易成功。然而近视手术并非人人适合,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屈光医生,郑科医生比谁都清楚,眼睛对我们来说何其重要,因此对手术规范的安全要求更加严苛,严格的术前检查及时帮助患者“排雷”。

郑科医生以精湛医术、良好口碑赢得患者信赖,收获暖心好评。不少近视患者慕名而来,在郑科医生的帮助下摆脱近视困扰,成功摘镜开启清晰“视”界。“手术后,患者眼神里透露出的喜悦,是对医生这份职业的最大认可。”

三、医学科普助力全民眼健康

“医生的天职是治病救人,但更重要的是引导群众做好预防,防患于未然。”郑科医生表示,医学科普是医患沟通的新兴形式,创新性和趣味性十足的内容拉近了医生与患者的距离,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医患关系。

做医学科普不仅要有高度、有广度、有深度,而且也要“接地气”。看诊之余,郑科医生通过自媒体平台进行医学科普,用 “眼球模型”道具来类比,手绘插画来解说眼睛结构,将枯燥晦涩的医学术语,转变成通俗易懂的大白话,让患者更容易理解疾病的发展和治疗,从而提升全民眼健康筛查和防护意识,做到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。

四、匠心致初心,使命显担当

在郑科看来,作为一名医者,心怀慈善、行医助人是应该具备的基础品德。自 2016 年始,郑科前后多次作为主刀医生及医疗工作执行人参加了“中国海南·柬埔寨光明行”活动,为当地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复明手术。

郑科医生回忆道,有一位阿婆在检查前双手合十,浑浊的眼中含着泪,“虽然语言不通,但我知道她急切地渴望得到救治。”央视新闻联播、柬埔寨媒体、海南日报等对此进行报道。

2022年底,北京120急救电话处于高位运行,郑科医生急调支援院前急救,与急救小组成员协同,接到任务时以最快速度出发,为急救争取时间。“急救转运工作量确实很大,救护车一刻不停歇,急救人员24小时连轴转,大家每天拼的是体力与耐力。”郑科医生时刻关注急救设备上每个数值的波动,关心患者细微的变化,为百姓生命健康保驾护航。

五、穿上白衣是责任 脱下白衣是生活

对郑科医生来说,穿上白大褂意味着肩负起医生的责任和担当;而脱下白大褂,郑科医生也有自己的兴趣爱好,热爱书画篆刻、写写诗歌,尤其对画眼睛情有独钟。他还给自己起了一个笔名,奚廉。

“书画和篆刻不仅能提高专注力,更能增加手的控制力,还能提高审美,这些都是做好眼科手术的关键。”郑科认为艺术和医术也是相通的,高超的手术操作与精妙的手术设计至关重要。“画画的时候可以让自己完全安静下来,沉静其中的快乐是无与伦比的,落笔前的反复思索,落笔后的精雕细琢,这是你创造的新生命,每一处脉动都有你心跳的声音。”

左:母亲节 | 妈妈的眼睛右:春日随性填词一首

最好的医患关系就是和患者成为朋友。工作之余,郑科医生也会参加北京希玛组织的户外活动,与摘镜后的会员朋友一同相约大自然,释放烦恼与压力,感受不一样的清晰视界。

每当看到近视患者摘镜后露出的灿烂笑容,郑科医生感觉很有成就。可当谈及家庭,一向自信的郑科医生略显感伤,因为工作,很少能照顾到家庭,所以会尽可能抽时间陪伴家人。有一次带女儿外出骑行,孩子意外受伤,在确认伤口暂无大碍后,家人让郑科医生安心看诊。家人的理解和支持,让郑科医生更能体会病人家属的心情,和谐医患关系需要多些将心比心。

回首踏上学医之路至今,郑科医生认为最大的成就感来自于病人的康复。“医疗行业就是要认真,不管干了多少年,有多少经验,认真谨慎永远是第一位的。”他时刻警醒自己,“坚守初心,谨慎行医,学无止境”。

郑科医生“在国家需要时挺身而出,在医院需要时义无反顾,舍小家顾大家”的奉献精神和职业风范,充分体现希玛人的使命担当,树立了学习模范和榜样,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!